發展共學平台,創造新的可能性20160525

A+

A-

東華大學「環境友善農業學程」的推動與建立

編按:「什麼東東」為東華大學東台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所成立的臉書粉絲頁,其目標為整合人文、社會、環境、科技等各領域專業,進行跨領域的合作,擔任校內外及東台灣跨領域橫向串連的角色與對話平臺。目前正積極規劃在東華大學成立環境友善農業學程。

假日,從宜蘭回到花蓮,頂著烈日揮汗在田裡忙著插秧過後的除草工作,對阿寶而言,這是用身體在實踐一個她無法放棄的理想。

「我後來發現,以前我們台大保育社很多學長姐、學弟妹都殊途同歸,都親自下田去做環境友善農業。因為好像只有你自己親自去勞動實踐,才有可能真的減少環境的農藥用量,才能趨近我們在談的生態理想。」

在好山好水的花蓮,像阿寶這樣投入環境友善農業的年輕小農越來越多,但實際投入不久後就敗陣下來的也不在少數。今年剛從花蓮農改場退休的蔡月夏研究員就觀察到:「現在許多半農半X事實上都太過浪漫,許多人做個一、兩年沒有辦法填飽肚子就撤退了。」台灣現行的農業政策對新農、小農並不友善,更何況是採取環境友善農法的新農和小農。像阿寶這樣長期關懷生態環境,頂著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碩士學歷,執行過林務局水梯田生態保育計畫,也自費去上了許多自然農法課程,但實際投入環境友善農法務農,沒兩年就把她預備的二、三十萬資金燒光了。但她沒有放棄,現在當起假日農夫,平日在宜蘭上班,假日回花蓮耕作,那塊七分多的水田承載著他們的理想,是阿寶和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合租共耕的。

「田越來越難租到。」這是許多花蓮新農和小農共同的心聲。原本沒有人脈的外地人要取得在地農人的信任租到田地就很困難,但隨著這幾年花蓮土地的炒作,現在北花蓮比南花蓮難租到田地,宜蘭又比花蓮難租到田地。「但是宜蘭有資深的農夫像賴青松、楊文全願意帶著新農來做,花蓮比較沒有。」阿寶說,現在花蓮從事友善農業的小農比較是一小群一小群的各自聯合與努力。會想在花蓮從事環境友善農業的新農、小農其實非常多元,也各自採取不太相同的做法,但有趣的是,他們大多採取了一種小社群互相合作、醞釀的做法,在實作中試圖慢慢發展出一些新的可能性。

奇美部落族人摘取洛神

「我其實沒有什麼太偉大的理念。」從事環境友善農業已經六年,耕作面積從兩甲擴充到十三甲,並且嘗試栽種多種作物的小藍說:「我只是覺得這條路是做得下去的。」最初他來花蓮跟著「大王菜舖子」學習,實際從農後也受到家人充分的支持,包括資金的挹注。小藍說:「走這條路需要一些條件,我很幸運。」以往都自己上網或到市集賣自己的農作物,由於耕作面積從去年的八甲擴充到今年的十三甲,他開始必須跟一些友善農業的通路合作,包括一些網路平台和實體通路。小藍跟花蓮一些志同道合從事環境友善農業的小農合組「家市集」,但他也同時去花蓮較具組織規模的「好市集」擺攤。關於如何賣自己的農作物這件事情,小藍是從一開始投入這行就有概念的,但這卻是許多剛投入環境友善農業小農所欠缺的。許多新農一開始只想到種,沒想到賣,不會計算成本,不會估算產量,不懂得搭配銷售的種植規劃,也不懂得如何評估從種到賣的許多政府和民間的農業系統資源。這對剛開始投入的新農,在眾多栽種技術、資金籌措、鳥獸破壞啃食自己辛勤栽種的作物……等眾多焦頭爛額的摸索學習當中,第一年就面臨農作物賣不出去,常常是很猛烈的一課。

新農其實非常需要吸收老農的經驗,小農之間也很需要相互連結與合作,尤其是環境友善農業,在台灣算是晚近新興發展中的農業系統,這套系統從知識面、政策面、實務面……都還有加強和推廣的空間,才能在台灣形成一套足以支持環境友善農業小農生存下去的系統,我們的環境也才真正可以獲得改善。「就是為了要推動環境友善農業系統的建立,所以我們打算在東華大學成立環境友善農業學程。」東華大學東台灣中心裴家騏主任神采奕奕的指出,東華大學的所在地「花蓮」,由於無汙染的先天條件適合發展環境友善農業,近年來一直吸引許多新農的投入。有感於東華大學是花蓮唯一的國立大學,肩負起區域整合跟知識中心的角色,東台灣中心規劃特色大學計畫,用「玩真的」與「長期做」的態度,從105年開始推動「環境友善農業學程」,採共學方式讓大學生可以跟實務友善農業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一起上課,試圖創造出一個學習平台與團隊,目標為培養實務人才與建立環境友善態度。所以裴家騏主任認為:「這個學程的目標倒不一定要培養生產者,事實上培養出認同環境友善農業的消費者和銷售者也很重要。」。

圖片來源:什麼東東

台灣的有機農業雖然從1986年就由農委會號召學者專家開始進入籌備、試做階段,但一直要到2007年台灣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之後,有機農業才開始快速進展。但是近年來,隨著有機驗證面積成長快速,開始出現了許多所謂的「技術有機」,如何操作能最有效率達到現行法規的標準,就系統性的去做。「其實就漸漸遺忘最初有機農業對工業化和綠色革命的反省。」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專案研究員詹于諄指出:「所以現在已經邁入有機3.0的時代,重要的不是去追求如何符合法規體制,取得最低標準,重要的是去面對和思考如何跟自然取得和諧。」所以包括「參與式驗證」、「綠色保育標章」的出現,許多小農甚至也不一定去取得符合有機法規的驗證,但就實際用身體去實踐「環境友善農業」。因為台灣的有機驗證法規其實相當嚴格,而且整體操作對有機小農相當不利,伴隨著自1992年以來台灣推動「農業自由化」政策,也就是放棄糧食自主,一步一步地以犧牲農業發展換取工業發展與國際參與的空間。面對國際農產品的競爭,政府認知的問題來源是小農缺乏競爭力,因此整體政策導向規模經濟,包括有機農業的推動都鼓勵需投入大筆資本的規模農企業。

「但是小農從來沒有消失。」東華大學東台灣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吳勁毅用數據指出:「只有不到0.2%不是家庭農戶。無論台灣的農業政策導向如何,都無法否認台灣農業是由家庭農戶所構成的事實。」

加上近年來台灣的食安問題愈來愈受重視,環境破壞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人有自覺,一個新的契機是,近年來台灣越來越多帶著不一樣想法的新農民投入環境友善農業,鬆動了農業的世襲,帶來了不一樣的做法。「如何能提升環境友善小農的存活率?如何讓整個環境友善農業的系統能夠長期有活力的逐漸壯大?是我們推動環境友善農業學程的基本理念。」東華大學東台灣中心戴興盛執行長相當有企圖心的表示: 「我們希望推動能養活農民一家人的環境友善農業。」

那麼這樣的課要怎麼開呢?勢必也要不同於一般大學農學院的做法。幾個月來東台灣中心經過實際農村的走訪,了解到農民的辛苦、需求、以及掙扎是什麼,東華大學「環境友善農業學程」決定開出親近土地、重視價值、有系統的探究國內外的政策與經驗、並且實際由業師帶領著初學者與有實務經驗者,共同創造一個經驗與知識的交流平台。並且未來試圖在這個平台上,醞釀發展出一些新的合作機制,以及社會生產交換的新模式。

圖片來源:什麼東東

這其中也包括最新的一些農業趨勢,創新的加工與行銷的做法,甚至是生活態度與原住民智慧。環境友善小農的機會在哪裡呢?長期關注台灣農業的立委蔡培慧認為:「一個具體的可能性是,重新連結友善小農生產的隊伍與有意識的城市綠色消費者,創造在地經濟體系。」東華大學「環境友善農業學程」的推動,也企望能夠創造這樣的可能性。東台灣中心組長謝若蘭表示:「我們希望秉著邊做邊學、適地適種、跟這師傅學的創新友善學習平台的建立,能夠逐漸發展出一種文化,開創任何互惠協作的可能,逐漸發展出一些新的可能性。而這樣的企圖與發展絕對不是東華大學閉門造車可以做得出來的。」謝若蘭組長帶著微笑說:「所以我們會強力的去吸引與邀請許多實務從農者與銷售者加入我們的行列,集結東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的力量,我們一起來創造新的可能。」

啊!東華大學這樣的「環境友善農業學程」真的很令人期待啊!

作者:吳明季/東華大學東台灣中心特色大學計畫專案經理

【資料來源】:什麼東東臉書粉絲頁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