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併購孟山都,全球農糧體系變局?20160722

A+

A-

賴慧玲:拜耳併購孟山都,全球農糧體系變局?

全球糧食體系從生產、加工、到配銷等各環節,常見跨國農企業把持。俗稱 Big Six 的六大跨國企業,總共掌握了全球75%的農藥市場以及63%的種籽市場。

賴慧玲:拜耳併購孟山都牽動全球糧食體系的布局,而付出代價的可能是全球數以萬計的糧食生產者、消費者、和被工業化農業所改變的自然環境。攝:Sean Gallup/Getty

全球糧食體系從生產、加工、到配銷等各環節,常見跨國農企業把持。俗稱 Big Six 的六大跨國企業——德國巴斯夫(BASF)與拜耳 (Bayer),瑞士先正達 (Syngenta),美國的孟山都 (Monsanto)、陶氏化工 (Dow)與杜邦 (DuPont),總共掌握了全球75%的農藥市場以及63%的種籽市場。過去一年,這種集中化趨勢更上一層樓。2016年5月23日,德國拜耳宣布欲以每股122美元的價格,併購美國孟山都,總金額高達620億美金。若順利拍板,將創造出全球最大的種籽與農業化學集團,囊括三成種籽市場,以及四分之一農藥市場。

這項併購案跌破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家的眼鏡。今年3月,孟山都才傳出與拜耳接洽,希望以超過 30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拜耳的作物科學部門 (crop science unit)。沒想到才不到兩個月,攻守易位,改由拜耳主動提議併購孟山都。

提議隔日,孟山都以出價太低為由婉拒,但不排斥進一步協商。拜耳也不斷透過媒體重申併購的決心和誠意,並在6月3日達成銀行籌資630億的目標。孟山都內部也似乎開始認真考慮接受併購的可行性。6月10日,拜耳再度去信孟山都,重申每股 122 美元價格,同時要求針對孟山都的進行財務查核 (due diligence),以便於考慮是否調高收購價。但孟山都隨即再以價格過低為由拒絕,並堅持拜耳先調高收購價才考慮接受查核。

收購案情暫時陷入膠著,但拜耳仍未有退縮之意。

全球糧食市場變化

拜耳憑什麼發動這樣的逆襲?如果要了解,就得勾勒全球糧食市場的變化。

孟山都靠著強大資本、生化技術和全球貿易,稱霸全球種籽市場多年。但近年來可謂流年不利。過去幾年,全球糧食生產及供應過剩,市場需求卻因中國經濟減緩下降。根據2016 年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新發表的糧食價格指數,自2011 年起全球主要穀物價格一路下滑。2015年全球糧食價格,分別較2014年與2011年下跌了 19% 及 28%。

農產價格下跌使農夫收入頓減,種籽和農藥的銷售量也一落千丈。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過去三年美國農場淨額所得 (net farm income)持續下降,2015年的降幅更高達 38%,2016年預估仍將持續低迷。對超過半數盈收來自美國市場的孟山都來說,這不啻是一大噩耗。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元升值不利產品外銷,使孟山都在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外銷市場的獲利也差強人意。

同時,孟山都還必須面對許多來自自然、社會與政治上的棘手挑戰。包括全球遍地開花的反基因改造作物運動;旗艦產品草甘膦(glyphosate,用於除草劑,台灣稱「年年春」)被國際衛生組織 (WHO)指出「可能」具致癌風險;美國36州將近百萬英畝的農田出現抗藥性「超級雜草」(superweeds);以及新農藥產品遲未通過美國環保署審核等。

各種不利因素結合,使孟山都2015年會計年度獲利較前一年減少 13.5%,2016年會計年度第一季獲利又比去年同期衰退 34 %。2016年3月初,孟山都再度下修2016會計年度獲利預測達11%,顯示今年整體表現亦將難有起色。

巨型農企業併購潮

連年獲利表現欠佳,讓孟山都承受來自投資者的龐大壓力。為改善獲利狀況,從去年10月至今年初,孟山都已陸續宣布將裁撤 3,600 名員工 (相當於16% 的全球雇員數)。2015年4月開始,孟山都更積極對瑞士先正達集團展開併購攻勢,希望藉助先正達的農化專長與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挽回頹勢。

此舉拉開了新一波農企業巨型併購風潮。2015年12月,同為 Big Six 的美國陶氏和杜邦以1300億美金的天價達成合併協議,預計合併後將掌握將近23% 的全球種籽市場及15% 的農藥市場。兩個月後,先正達與半路殺出的全球第七大農化企業中國化工集團 (ChemChina)達成併購協議,讓孟山都將近一年的苦心談判付諸流水,只好轉而與拜耳以及巴斯夫洽談併購的可能性。

然而孟山都的談判成本和外部情勢,已與一年前大不相同。除了持續下修的獲利預測和不斷攀升的投資者壓力外,陶氏/ 杜邦以及中國化工/ 先正達兩大新農企業集團的成形,改變了原先六雄割據的形勢。在勢力版圖劇烈移動之際,孟山都若不與拜耳或巴斯夫進行合併,將面臨更嚴峻的競爭挑戰。

也許是看準孟山都身陷壓力,今年四月甫上任的拜耳新執行長 Werner Baumann 化被動為主動,高調提議併購孟山都。身為全球第二大農化企業的拜耳,2013年全球農藥市占率 (18%)緊追於先正達 (20%)之後,可說是先正達之後孟山都洽談併購的不二人選。而拜耳在農化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在歐洲、亞太與拉丁美洲地區的市場,可望為孟山都帶來一線生機。同時,拜耳併購孟山都,可為總營業額增加127億歐元之外;兩者結合,將一舉超越前兩個巨型併購案的市場占有率,在全球種籽及農藥市場領先群雄。

拜耳出手的考量與阻力

不過,Baumann 的大膽行動也引起部分投資者的憂慮。除卻偏離醫藥及衛生保健的核心事業、大幅提高拜耳的負債淨額、稀釋股東手上的每股收益之外,另一個讓拜耳股東卻步的因素,是孟山都遠播的惡名可能會拖累拜耳的企業形象。

在各地環境運動份子、農民團體多年攜手努力之下,孟山都已成為全球反基改運動和小農保種運動的頭號公敵。除了基改作物對消費者健康和造成生態汙染的風險之外,孟山都私自將印度、巴西等地原生種籽申請專利以牟利的「生物剽竊」(biopiracy)爭議,以及壟斷印度基改蘇力菌棉花 (bt cotton) 種籽及農藥市場、使印度農民負債累累、自殺率高攀不下的指控,都讓孟山都的招牌蒙上厚厚一層陰影。好巧不巧,就在拜耳併購案正式發表前夕,超過 40 個國家的環境運動人士為年度反孟山都大遊行走上街頭,使孟山都再度成為眾矢之的。

「在德國人眼中,孟山都是美國邪惡企業的頭號代表。」一位德國生技專家在接受彭博社的訪問時直言。該報導指出,根據德國環境部四月發表的研究,高達七成五的德國民眾反對基因改造動植物。四年前巴斯夫集團才順應民意,將基改作物部門從德國撤出,現在拜耳卻伸手迎來基改龍頭孟山都,而孟山都又是德國反TTIP (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是美國與歐盟正在談判的自由貿易條約)運動的重點反對標的,這個併購案勢必掀起德國國內激烈的反對。目前,德國綠黨和社會民主黨已率先表態,反對此項併購案。同時,德國歐盟議員 Sven Giegold (綠黨)也發起網路連署行動,號召民眾阻止這項併購案。

「我們很清楚孟山都的名聲。」 Baumann 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為了消減環保團體的反對聲浪,避免重蹈孟山都的公關災難,拜耳將主動邀請環保人士「一起討論這項併購案和未來的展望。」他宣稱,拜耳的經營方式不同於美式企業作風;若成功併購孟山都,將厲行嚴格的道德標準,甚至可能讓孟山都的百年名號走入歷史。拜耳也同時加強公關活動,努力行銷拜耳的「永續優良企業形象」。

不過環保團體對「拜耳的企業形象及道德標準」顯然有不同認知。

美國永續糧食倡議組織有機消費者協會 (Organic Consumers Association)於併購案公開隔日發表一篇專文,細數拜耳企業逾百年來的黑心事蹟。其包括:十九世紀時以兒童咳嗽藥之名研發和販售海洛因;二次大戰時與納粹政權相謀,製造集中營殺人毒氣並對囚犯進行人體實驗;1980 年代旗下公司明知舊款凝血劑可能含有愛滋病毒,卻為了回收成本持續販售至發展中國家,造成港台超過百名血友病患感染愛滋,甚至死亡;1991年起陸續推出「益達胺」(Imidacloprid)和「可尼丁」(Clothianidin)兩款熱銷的類尼古丁農藥殺蟲劑,導致歐美數以百萬蜜蜂死亡和消失的生態危機;並於2005、2006年美國爆發拜耳非食用基因改造稻米汙染非基改稻田的事件,衝擊美國稻米外銷。

環保人士也不忘點出,過去拜耳和孟山都的經典合作案,是越戰期間協助美軍生產劇毒落葉劑「橘劑」(Agent Orange),造成戰後越南出現大量畸形嬰兒。至今,戴奧辛遺毒仍未能從環境中完全消除。

「真正要對抗的不只是個別併購案,而是打破種籽與化學企業的複合體。」長期追蹤農企業併購動向的國際環境組織 ETC Group 直言。有機消費者協會副主任 Katherine Paul 也認為,大型農企業對全球糧食體系的威脅,不僅體現於孟山都一家企業。環保團體的抗爭,不會因為孟山都消失而結束。「我們可以輕易地從『百萬人反孟山都』(Millions against Monsanto)倡議行動改成推動『十億萬人反拜耳』(Billions against Bayer)行動。」

併購促進創新,或造成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孟山都和拜耳在各自發起的併購案中,不約而同地以氣候變遷及全球人口暴增下的糧食安全為訴求,宣稱大型農企業合併有助於促進技術研發與創新、提高農民選擇、確保未來糧食供給。

但對環境運動者而言,這不過是企業為求生存和獲利的表面託詞。根據ETC Group 去年底發表的最新報告,近幾十年來大型農企業的擴張,已使研發能量大量集中於私人企業手上,為企業利益服務。2013年 Big Six 的研發預算,便高達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CGIAR,由世界銀行、FAO、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等共同創立)的作物育種及研究經費的20倍以上。

而且,這些研發預算有一大部分,是用於確保舊產品專利失效後的企業利潤,而非投注於新產品開發。2012年研發生產線上的原藥品項,甚至比2000年減少了六成。加上基改種籽的研發成本,遠比引進新藥配方要便宜,大型農企業沒有誘因來研發新的農藝解決方案。
該報告也援引歐洲近期實證研究指出,在農企業橫掃歐洲種籽市場逾半世紀之後,許多順應在地自然環境的育種計劃無以為繼,市面上可取得的栽培品種數銳減,只剩少數讓農企業有利可圖的作物品種流通。不僅如此,種籽及農藥市場遭農企業壟斷後,往往意味著種籽價格上漲、消費選擇減少、作物多樣性降低,並增加農民對農企業的依賴。

ETC Group 提醒,新一波的農企業巨型併購不僅加深了這種疑慮,還可能威脅小農生計、排擠注重生態平衡的永續農業生產模式。ETC Group 指出,現行政治經濟遊戲規則,不論貿易、補助、勞動法規、專利權、土地使用、動植物檢疫法規、硬體設施規劃和行銷政策,早已向大型農企業的利益傾斜。全球糧食生產主要依賴五億七千多名小農,但這些小農的政經實力遠遠無法與農企業抗衡。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全球糧食安全與永續教授 Jennifer Clapp 在拜耳公開併購孟山都前,撰文呼應 ETC group,提醒這些企業併購後,更可能壟斷抬價,讓農夫生產成本提高;擁有更強的政治遊說能力,推動有利大型農企業的法規,威脅小農空間;以及導致大規模單一種植、高化石能源密集的工業化農業生產模式擴張,加速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崩解、進而危害長期糧食安全。

全球糧食體系的變局

拜耳併購孟山都案,凸顯出全球糧食體系、農企業,與環境團體間的弔詭。一方面,孟山都等農企業雖以增加糧食生產、餵養全球人口,作為企業擴張的理由;但孟山都會陷入今日困境,一部分正是因為全球糧食生產過剩,糧價下跌所致。這顯示了糧食增產和農企業利益間存在衝突關係。而另一方面,全球社運人士努力下,成功打擊孟山都的形象和財務;但這表面上的勝利,卻也讓拜耳有機可趁,並可能創造出更龐大的壟斷型農企業。換言之,在市場的複雜作用下、農企業與環境/小農團體間的消長變化並非線性,也非任何一方可以輕易左右。

目前,不管是陶氏/ 杜邦、中國化工/ 先正達、還是拜耳/ 孟山都併購案是否定案,都還充滿變數,除了取得彼此內部共識之外,還必須通過歐美及其他農業大國反托拉斯監管單位的審查。評論家認為,審查的關鍵不僅在於這些併購案是否違反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更在於這些監管機關背後國家/地區的利益盤算,以及美國、歐盟與新興農業大國之間的農業政經角力。

英國華威商學院 John Colley 教授認為,美國政府可能會視孟山都的基因改造能力為國家資產,不願見其落入德國企業的手中。英國《金融時報》也分析,這項併購案將讓拜耳壟斷美國七成棉花種籽市場,擔憂原料價格因此提高的美國農民,也可能透過農業州議員向政府施壓、阻止併購案通過。另外,獲得中國政府支持的中國化工/先正達併購案,將讓先正達手中的美國農業市場成為中國國營企業的禁臠,也可能讓美國有所顧忌,牽動美中政治角力的敏感神經。

另一方面,ETC group 認為,中國、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新興農業大國,可能不會樂見歐美農企業過度擴張、阻礙了本國企業的全球布局,或是因種籽和農藥價格提高,造成農村地區動盪不安。由於這些國家代表了全球三成農化市場,並且持續成長,這些國家對併購案的發展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此,究竟 Big Six 是否將被 Big Three 或 Big Four 所取代,目前仍言之過早。就算這些農企業彼此真的達成協議,接連三個種籽及農化企業的巨型併購案,可能會讓監管機關提高警覺,加強審查力道。拜耳執行長 Baumann 雖然對外表示信心十足,但也坦言做好對審查機關展開馬拉松遊說的心理準備。

可以確定的是,不管全球種籽及農化市場的版圖如何變化,農企業都將面對環保團體與農民組織的不斷增強的反抗力道。2016年十月中世界糧食日前夕,印度知名生態運動學者 Vandana Shiva 博士與全球多個糧食及小農運動組織、運動人士和學者將齊聚荷蘭海牙,召開「孟山都民間審判」(Monsanto Tribunal)。組織者將循國際法庭的正式程序,提供各種事證,公開審理農企業在環境權、食物權、健康權、言論及學術自由、戰爭罪共犯、和生態滅絕 (ecocide)六大面向的罪行。6月8日, Shiva 博士及前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長 Renate Künast 在內的三位民間法庭籌備成員,向拜耳執行長 Baumann 提出一份公開信,要求其回應六項提問,讓拜耳不能輕易迴避與孟山都的歷史共業。

拜耳併購孟山都一案,是自由貿易下,企業為求利益極大化所下的一步棋。其牽動的,卻是全球糧食體系布局;而付出代價的,則可能是全球數以萬計的糧食生產者、消費者、和被工業化農業所改變的自然環境。這個併購案也凸顯出,農企業亦深受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牽制,必須在複雜的局勢變化中努力求生。在這盤全球糧食體系的棋局裡,每個角色都是棋士,也是棋子。棋局就在這進退攻守之中,不斷改變,也改變所有角色的命運。

※本文作者賴慧玲,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博士班,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

【資料來源】:端傳媒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