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物種多樣化

A+

A-

果園物種多樣化 

  本期(89年9月號)鄉間小路(豐年社出版)有一篇吳弘達教授的文章-「合理化經營果園」。其中提到以農業多樣性觀念改變目前果園樹種單一化的經營方式。因為這也是有機果園的努力目標,故摘錄一段供本站網友參考。

  果樹栽培以往認為經濟成本是必須考量的第一要件,希望投入最少的成本,能獲得最大之產值。十九世紀西方的工業革命之後,製造了大量的機械來替代人工的生產,不僅在工業上如此,大量的農機也被運用在農業生產上,再加上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得農業產量大幅度的提升,因而創造了農業生產上的革命。以此理念經營數十年之後,為方便農機的使用,單一作物的栽培取代了以往輪作或間作的栽培模式,再加上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使得地利盡失,此外一些栽培技術的使用也破壞了原本的生態平衡。如此消耗式的生產模式,開始造成一些問題,例如水土流失、土壤劣質化而不適耕作、山坡地過度開發利用以及化學藥劑污染地下水源等,迫使一些農業學者開始思考,如此工業化的進行果樹生產是否有值得檢討的地方。因此以往的栽培技術與果園設計被提出修正,希望能融入生物多樣性或農業多樣性理念來經營果園。


  
最近有學者提出農業森林學(Agroforestry)之新思維,以此為例來說明如何結合生物多樣性的思維來改良作物栽培模式。其栽培模式是指維持一個良好之生態系統使樹木、灌木與作物的生長與生產正常,之間亦能發生良好的生物間的交互作用。此一觀念在美國與其他溫帶地區越來越受到重視,以往經營果園採單一作物的栽培模式,以利機械的耕作與採收作業。但由於樹種的單一,對於地被的保護效果有限,且長期耕作必然造成地利喪失,而藥劑的使用也改變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相。如果改變態度與觀念,以可互相適應的樹種間作於同一地區,以較複雜的植物相來進行生產,也許產量與生產淨值無法與單一樹種栽培相比,但相對的由於植物相複雜度的提高,可控制病蟲害族群以減少病蟲害的侵襲,如藥劑施用量可減少或不施,亦可維護根圈中的微生物相的多樣性,土壤因此而可受到保護,不論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性質上皆可獲得改善。

資料來源:吳弘達,「合理化經營果園」,鄉間小路,89 年 9 月號第 26 卷第 9期,P10-P12

                                                                                                                                                  2003/11/18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