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凱:農業加科技,老問題需要新方法20150311

A+

A-

農業以及糧食問題最近在新創圈子裡受到許多關注,因為跟人類健康、資源保育、地球生態密切相關。資訊和生物科技的創新所產生的漣漪效果,終於慢慢波及到了這個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生活範疇──食物。
今年5月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2015世界博覽會效法京都協議,將發表米蘭協議(Milan Protocol)。京都協議得到各國政府的承諾,企圖以公權力介入,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米蘭協議雖然沒有政府約束力,卻同樣希望喚起公眾的注意,協力解決當今世界糧食問題所面臨的3大弔詭。
● 糧食分配失衡日益嚴重
第1個弔詭是食物浪費。這個弔詭最早由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提出,全球的食物生產量本來可以餵飽全球人口,可是每年還有許多人因飢餓而死。不是嗎?每年的全球食物產量,從農地到廚房的產銷用過程中,1/3被浪費,而地球處於飢餓邊緣的人口有8億人,佔全球人口12%,因此這些被浪費的食物如果能夠節省35%,便能餵飽這些飢餓人口。
第2個弔詭是永續農業。雖然地球上還有不少飢餓人口,可是大約有1/3的全球農業產出,用來作為動物飼料;每產出一公斤牛肉需要15000公升水,可是每天有4千個兒童因為缺乏衛生飲水而死亡。近來各國政府提倡使用生質燃料,固然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CO2的排放,但是由於需求的快速成長,大批農地從種植糧食改為種植生質燃料作物,結果造成食物價格的巨幅波動。
第3個弔詭是肥胖與飢餓共存。每一個飢餓人口,就有兩個過度進食的肥胖人口,從1980年到今天,肥胖症患者已經增加了一倍,伴隨營養過剩而來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更造成先進國家巨大的健保負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全球食物分配失衡不折不扣的寫照。
這些難題環環相扣,難以效法庖丁解牛,從關鍵下手而後問題一一迎刃而解。特別食物多半是本地問題,美國多餘的食物無法運送到非洲,就算少養牛,省下來的水也不能接濟到印度鄉村。台灣飢餓和肥胖的問題也許沒有美國嚴重,但是農地使用率和糧食自給自足的嚴重性,卻遠遠勝過美國。因此許多當地的糧食問題,只能在當地解決。
台灣的糧食與農業問題自然也有它的錯綜複雜,不能期望任何特效藥。幸運的是出自於對這片土地濃厚的感情,台灣有許多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加上一些想要逃離城市的中年人,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農業,進入農村,隻手胼足劍及履及,盡一己之力嘗試改變現狀。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20150311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