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 延緩衰老 抗發炎

A+

A-

  
  番薯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塊根,又叫地瓜、紅薯、甘薯、白薯。

  考古學家在祕魯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估計是 1 至 1.2 萬年前的番薯殘留物。現存的番薯不是野生的,可能是起源於墨西哥和南美洲北部之間某地的野生祖先的雜種。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回國時,從加勒比海帶回番薯。不久,英國人從西班牙進口這種塊根。16世紀,番薯由西班牙人把它們運送到關島和菲律賓;由葡萄牙人將它們從美洲向東帶到非洲、印度、東南亞和印尼。到 16 世紀末,中國人已從菲律賓獲得番薯。

  番薯的成份,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鈣、鈉、磷、鐵、胡蘿蔔素、B1、B2、C等。番薯的胡蘿蔔素含量與胡蘿蔔相比,毫不遜色,其他多種維生素相當於柑橘的含量。此外,番薯還有人體必需的賴氨酸,和人體必需的亞油酸物質。

  番薯中含有一種特殊功能的黏液蛋白,這一種多醣和蛋白質的混合物,屬膠原和黏液多糖類物質。這種多醣黏蛋白質混合物,不僅能維持人體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減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腎中結締組織中萎縮,預防膠原病發生。而且,黏液能保護人體呼吸道、消化道、關節腔和漿膜腔,有很好的潤滑和抗炎作用。

  美國費城醫院從番薯中分離出一種稱為DHEA的物質。對移植癌細胞的小鼠注射DHEA,結果小鼠的乳癌和結腸癌均消失;且使小鼠壽命延長了 30 %。美國史華茲研究發現番薯中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物質,對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

  番薯是長壽食物,廣西有兩個瑤族自治縣是長壽鄉,那裡的農民就是長年以番薯為主食;而在日本,一些原以吃番薯為主的長壽村,由於近年來,食物結構改為以魚、蛋肉、奶為主食,結果破壞了固有的長壽傳統。

  番薯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點,要避免食用。番薯不宜生吃,因為生番薯中澱粉的細胞膜未經高溫破壞,難以消化,食後容易產生腹脹、嗝氣、燒心等不適感。另外,要適當延長蒸煮的時間,使它含有的氧化脢被完全破壞,食後就不會出現不適感。番薯要與米、麵搭配食用,就可減少食後不適感,又能發揮蛋白質互補作用。吃番薯時宜配鹹菜或鮮蘿蔔等,可產少胃酸的產生。

資料來源:孫安迪,「番薯 延緩衰老 抗發炎」,中國時報 ,2003/03/18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